巢湖市人才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22-09-22 10:07:06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34542
“十三五”以來,巢湖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持續破除人才發展隱性壁壘,充分釋放政策紅利,創新精準服務模式,不斷優化人才環境,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持續迸發。巢湖市人才工作被省委組織部確定為“人才強縣(市)”培育典型,相關經驗做法被中組部《領導參閱》《黨建研究》《中國組織人事報》《中國人才》《安徽工作》《安徽組工信息》等采用。
一、巢湖市人才工作回顧
(一)以“激發活力”為目標,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一是構筑人才政策體系。先后出臺《巢湖市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辦法(試行)》(“人才22條”)、《關于進一步支持人才創新創業推動巢湖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試行)》(“人才新10條”)等人才政策,從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完善人才扶持政策、強化人才培養激勵和提升人才服務水平等方面,進一步集聚各類人才來巢湖市創新創業,推動巢湖市高質量發展。
二是形成統分工作模式。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及時調整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架構,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建立人才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統分結合、協調有效的人才工作機制。
三是強化人才目標責任。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樹立“一把手抓第一資源”意識,出臺《巢湖市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暫行辦法》,重點評價各地各單位在人才工程落實、人才隊伍培養、平臺載體建設和人才環境營造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果、新進展。
四是暢通人才交流渠道。創新人才引進方式,結合巢湖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定緊缺專業目錄,簡化引進程序,面向全國30所“雙一流”定向引進畢業生9人,面向社會引進緊缺專業人才35人。重視黨政人才交流,先后開展“比選擇優”和“賽馬論劍”活動,在全市范圍內選拔儲備60名高素質專業化干部人才,選派11名干部人員赴寧波市企業一線跟班學習。
五是狠抓資金績效管理。在全省縣(市)區率先出臺《“巢湖英才”和巢湖產業創新團隊專項資金績效管理辦法》,向百余家重點企業宣傳,對近30家入選企業近700萬元人才資金進行績效管理,提高人才資金使用效益。
(二)以“高精尖缺”為導向,實施重點人才工程
一是積極推薦申報上級重點人才項目。累計推薦60余名人才和團隊申報省級、合肥市級重點人才項目。其中,安徽慧軟科技有限公司徐榭教授團隊入選安徽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項目,獲得C類支持資金300萬元。6人入選合肥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6人入選廬州英才,6個企業團隊入選廬州產業創新團隊,爭取合肥市人才資金近700萬元。
二是落實巢湖市重點人才工程。先后評選表彰兩批40名巢湖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三屆25名巢湖市優秀企業家和優秀企業經理,四批16名巢湖英才和12個巢湖產業創新團隊,發放人才資金1000余萬元。
三是統籌建設各類人才隊伍。大力培育科技特派員、名校長(名班主任、名師)、金牌職工、新型職業農民等各類人才,每年評選表彰一批先進典型。穩妥做好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創新創業產業化扶持資金、新落戶人才租房補貼、產業緊缺人才生活資助等人才政策兌現工作。百余人獲得近400萬元人才資金支持。
四是實施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工程。在全省縣(市)區率先出臺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方案,打造鄉村黨政人才、企業家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實用人才為骨干力量,能支撐巢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需要的人才隊伍。發展9批次526名科技特派員,通過科技助農服務鄉村振興。招聘23批次256名大專以上學歷村級后備干部,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
(三)以“搭建平臺”為手段,推動智力成果轉化
一是建設創新平臺載體。大力支持中科智城等雙創平臺載體建設,成功入選省委組織部Ⅱ類引才平臺,獲得50萬元獎補資金。鼓勵眾創空間、孵化器、研究中心等建設,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項目合作,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60余份,創立4家博士后工作站,先后支持10余名博士駐站開展科技成果轉化。
二是繪制巢湖人才地圖。在巢湖市人民政府網站、巢湖先鋒網、巢湖發布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發布“致巢湖優秀兒女的一封家書”,邀請巢湖籍旅外優秀人才為巢湖市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整理匯編566名巢湖籍優秀人才信息。
三是組織赴外培訓研修。圍繞工業立市、鄉村振興發展等主題,組織人才工作者、優秀企業家、鄉村振興人才等10余批次近300余人,深入國內先發地區、重點企業考察學習,提升人才競爭軟實力。
四是開展主題征文活動。舉辦兩屆“情系人才”主題征文比賽活動,展現“十三五”以來,巢湖市人才工作改革的新舉措、取得的新成果、引領的新風尚,評選表彰各類優秀作品近20篇。
(四)以“激勵保障”為重點,營造良好服務氛圍
一是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工作的實施辦法》,各級黨委(黨組)根據實際,分層分類確定聯系服務專家對象,加強對專家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并適時調整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中的黨員負責同志聯系服務專家名單。
二是開展國情研修活動。分批組織100余名高層次專家人才參加合肥市、巢湖市舉辦的國情研修活動,加深專家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狀況的了解,進一步激發愛國熱情。
三是開展政策宣介活動。每年舉辦“接您回家”、“春送崗位”、“百企千崗進萬家”等戶外大型企業和人才招聘會、交流會、座談會。開展“人才宣傳月”活動,舉辦各類人才宣介活動,向300余名企業家講解人才政策,并先后組織赴省內外先發地區參觀考察。利用各類媒體報刊平臺,開辟專欄,制作人才事跡宣傳片,宣傳人才先進典型。
四是舉辦科技人才成果展。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巢湖市科技和人才成果展,展示80余項科技人才成果,市四大班子主要負責同志為高層次人才頒發榮譽證書。
五是加強人才公寓出售管理。印發《巢湖市人才公寓出售管理辦法》,多次召開巢湖市人才公寓銷售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討論人才公寓出售范圍、定價方式、出售流程、物業管理等事宜,明確采取集中出售方式,已認定的各類人才可按最低兩折購買人才公寓,一期223套人才公寓已開盤銷售。
六是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常態化開展人才分類認定工作,并頒發人才認定證書。組織近百名高層次人才,赴合肥市參加免費健康體檢,并推薦省“特支計劃”專家、廬州英才等20余名高層次人才參加合肥市組織的健康體檢。幫助解決10余名高層次人才的子女入學、配偶就業問題,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二、未來巢湖市人才工作發展規劃
(一)總體思路
“十四五”期間,巢湖市將在中央、省市委構建新發展格局重大戰略決策的指引下,堅定不移地落實新發展理念,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邁步進入人才新發展階段,加快構建人才新發展格局,建成現代化人才發展新體系。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建成人才聚集、活力迸發、在長三角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才示范區,城市主要創新指標進入全國縣(市)前百強。
——人才政策更加完善。形成“1+N”人才政策體系,依托“人才新10條”,不斷完善人才政策實施細則,各項重點人才工程落實到位。
——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全市人才隊伍總數達到1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總數突破400人,滿足創新轉型升級發展對人才智力的需要。
——人才結構更趨合理。人才結構適應“工業立市”發展需求,與戰興產業、優勢主導產業、高新產業發展相匹配,人才支撐發展作用更加凸顯。
——人才環境明顯優化。人才投入增長機制更加健全,各項人才工作有序實施,人才創新創業載體豐富,各類研發機構、創新創業平臺載體數量突破50家。
(三)主要任務
1.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圍繞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優化全市人才工作整體布局,結合新時代新發展新要求,按照上級關于人才計劃優化整合的要求,對“人才新10條”等文件進行修訂,完善實施細則。
2.強化領軍人才引進。按照“突出重點、按需引進、優化結構、確保質量”的原則,突出“高精尖缺”導向,重點引進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實現成果轉化、支撐巢湖市高質量發展的領軍型人才。
3.突出重點人才工程。深入實施巢湖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巢湖市優秀企業家、巢湖英才和巢湖產業創新團隊等重點人才工程。培養集聚一批能夠引領和促進我市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加強對人才的培育力度,積極組織人才赴國內先發地區、重點企業考察學習。
4.圍繞產業輸送人才。圍繞重點產業,發揮各類專業社會組織和人才中介服務機構作用,通過舉辦獵頭尋訪、線上云聘、智匯高校行等活動,助力企業招才引智,實現定向就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一批實訓基地、工程師學院,加速提升職業技術教育水平,為新興產業“訂單式”培養急需緊缺人才。
5.建設創新平臺載體。積極尋求與中科院等大院大所開展“政產學研金用”一體化合作,構建以中科智城省級引才平臺為核心,新型數據共享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人才資源整合平臺、專家智庫咨詢平臺為支撐的平臺體系。重視基礎研究領域科技成果應用,依托安徽科技大市場巢湖市場、安徽應用數學中心、駐巢高校等資源,鼓勵重點產業企業、龍頭企業加快技術升級和改造,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6.開展產才協同行動。落實《巢湖市“產才協同”專項行動方案》,聚焦巢湖市“工業立市”戰略實施,圍繞“產業振興、科技賦能、人才集聚、要素齊備”的總體目標,通過打造菁英挑戰賽、揭榜掛帥、成長顧問等一批特色品牌,精準服務巢湖市重點產業企業,賦能人才發展,重點服務全市100家重點產業企業和1000名高素質專業化人才。
7.提升人才服務水平。培優人才服務專員隊伍,推行“1+X+N”網格化管理模式,構建覆蓋各領域、貫通各層級、常態化精準化制度化的高層次人才服務網絡,圍繞人才住房、子女入學、醫療健康等內容,為各類人才提供“精準式”“一站式”服務,有序做好人才安居保障工作。建立高層次人才專家庫,定期組織高層次人才開展國情研修、市情研討等活動。